1、用友在最隐秘的时间发布了自己港交所上市的申请新闻。
用隐蔽,是因为用友确实看上去不想张扬这事儿。
但这个新闻一个周末搞得大家都知道,是因为用友好像只想让自己需要的人知道这个事儿。
2、其实用友的瓜很多,尤其是今年以来。
总结一句就是,新CEO被搞走了,业绩下滑了,大家失望了。
坊间对用友的嘲讽就是,你看吧,折腾这么久,还就这样子。
但无论怎么样,用友都是国内企业服务软件的龙头。
我知道,又有人要说,用友被金蝶超过了。
哎,世事无常,超过了就超过了。今天超过了明天超回去不就结束了。
反复折腾,不就是为了超回去吗?
3、用友做港股,本身就是这个折腾的最强一环。
我前面讲用友是国内企业服务软件的龙头。
很明显,这个概念,很多人是嗤之以鼻的。
没错,企业服务软件,在国内本来就不受待见。用友的龙头,现在也被金蝶超了。折腾半天,用友好像肉眼可见的越来越无厘头了。
墙倒众人推,这么讲用友现在的处境,应该没什么问题。
其实用友有很多人关注,我写文章一发,用友的新老用户集成商全都来了。有骂的,有哀叹的,有鼓励的,有充满希望的。
实话实说,在飞书和钉钉以外,我从未见过用友这么有讨论度的中国企业服务公司。
一句话,围绕用友吃饭的人太多了,几十年了。
搞到现在万马齐喑,无外乎企业服务这个概念在中国不火了。
但国内不火,国外火啊。
海外有Salesforce、Workday,去看看市值,国外还是相信SaaS和企业服务的故事的。
而且,用友其实是在海外有数据的。根据用友的IR,虽然用友海外收入也就2个亿,但2024年海外收入增长超50%,已在40多个国家布局1300家客户。
什么是想象力,这就是想象力。
你海外有收入,国内是数一数二的龙头,港股又是全球投资者,换你你要不要这么操作?
4、剩下的问题就来了,为什么用友在现在操作港股上市?
前面的文章我写过,3月以后,跟很多老板都聊了下,明显感觉,25年的市场状态,是不如24年的。
24年曾经哀鸿遍野,但那是整个行业的状态,不是龙头的状态。
这句话的意思是,24年很多企业服务的创业公司过得不好,因为他们根本就没啥收入,没有融资。
但是行业龙头们过得还很好。第一有收入,第二有规模,第三赢利。
说句不恰当的话,2024年是中国企业服务全面洗牌,行业在哀嚎,但是那是因为玩家太多,优胜劣汰是自然趋势,所以反而是龙头企业走的更好的一年。
但25年不一样了。
今年最大的声音,是讨论年轻人的。说年轻人们现在都在躺平,能活就行。主动被动也好,总之是真的躺平了。为什么躺平,挣不到钱了,也不想挣钱了。
这种语境之下,可以想见,整个企业服务可能面临的环境是怎么样的。
没有企业了,哪还有企业服务。
用友的财报也表达了这件事。2024年用友云收入68.5亿元,同比下降3.4%,订阅收入增速(26%)落后于金蝶的35.3%。很多年前用友就被说转型失速,现在真的失速了,国内市场环境又不好,用友还怎么打?
但你看看用友海外的收入,有个重点是,服务中国企业出海。
典型的客户案例是,格力、极兔。
都说24年行业洗牌,25年是AI元年,所以企业服务们都一股脑的全跑去搞AI。
当然AI不是不能搞。但AI什么时候搞出来,是不是你搞出来,可能是个问号。
而2025年另一个热点是,中国企业出海。
这带来的可是,真金白银。
企业服务出海,本质是中国企业在出海。
中国企业为什么都在今年出海,答案不用我说了。
老实讲,用友的市场sense可能还是领先很多人的,一如他当年怎么起来一样。做不做得到,另外说。但能看得到,就已经强过很多人。
中国企业出海,无非三个地方,第一东南亚,第二中东,第三欧美。
欧美肯定是——算了还是不要说这么肯定吧,一时半会儿难做了。
那么中东和东南亚,可能就是重点市场了。
如果用友的海外基本盘都是服务中国企业出海,那么港股上市,是不是就非常顺理成章了?
港股是什么地方我当然知道,但港股里真正的投资者是谁,大家也是知道的。
5、国内的企业服务圈肯定这三年是不太好过的,融资也不好拿,钱也不好赚。
但从用友的角度思考,换个视角,是不是又豁然开朗了。
当然我说这句话的前提是,你的产品力、收入规模、组织基础,这三个事情,是真正能打的。
巧妇难为无米之炊,你就算肯费力气,也得真的有力气,是不是?
中国股票配资网上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