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日炎炎,请“菌”止步
小羽(化名)33岁,自从怀孕以来一切顺利,6月份已步入孕32周。这天,她像往常一样吃好晚饭,准备出门散步,突然感到一阵恶心、伴有寒颤,家人赶忙给她测量了体温:38.7度!“是不是感冒啦?去医院抓点药吃吃吧”,小羽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医院急诊。在急诊室的时候体温已经达到39度,胎心率也飙到180bpm,急诊医师果断地开出了住院单。
“医生,我就是感冒了,嗓子有点痒,我不想住院,您帮我开些退烧药,我回家出出汗就没事了。”
但是,经验丰富的急诊医师还是坚持将其收入院观察:“要重视孕期发热,不能疏忽大意。”
入院后医生进行了各项检查,经过治疗,小羽的体温确实有下降,胎心也恢复正常了,人也精神了许多。但第二天检验科打电话报告血培养初筛:革兰氏阳性杆菌感染!
主诊医师、副院长王彦林,病区主任、副主任医师郎虓立马意识到了病情的严重性,迅速进行的相关血化验的复查,当快速报告出来时,所有人都吃了一惊,入院时血化验还是一切正常,不到24小时的时间,血小板、肝功能、心功能均提示异常!
展开剩余88%“发烧前,你有没有吃过生冷的食物?”在郎虓主任的询问下,小羽这才回忆起她饮用过冰箱里的开封后的冰牛奶。
难道是冰箱杀手“李斯特菌”引起的脓毒血症?郎主任立刻向产科主任顾玮汇报了,同时决定即刻急诊剖宫产手术。
手术很顺利,新生儿重1930克,Apgar评分7-8分。宝宝第一时间被送往新生儿科救治。
果不出所料,次日细菌室发布的血培养正式报告:李斯特菌生长!小羽因为脓毒血症并发多脏器功能损伤,在产科和ICU团队的精准治疗下,住院15天后康复出院。
“幸亏手术及时,宝宝还没有发生严重败血症,如果再晚几个小时后果不堪设想。”针对宝妈的感染的情况,在新生儿科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下,宝宝生长发育指标均正常。
出院后的小羽和家人每每回忆起当天的情景,都不禁感慨:“还好及时就医,医生及时诊断、及时手术,救了她也救了宝宝一命,万分感激!”
小羽属于妊娠合并李斯特菌感染,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,已成为威胁母婴安全的重大隐患。夏季饮食一定要当心!
认识李斯特菌
HOT
李斯特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兼性厌氧杆菌,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于土壤、污水和腐烂植物中。它最大的特性是具有极强的耐寒性,能在-20℃至45℃的环境中生存繁殖,在冰箱冷藏环境(4℃左右)下反而能活跃增殖,因此危害极大。
为何孕妇需特别警惕?
HOT
李斯特菌对普通人群威胁较小,孕妇的发病率是普通成人的8-20倍,这主要由于妊娠期免疫系统的适应性改变使孕妇对它更为易感。
一旦感染,可能造成以下严重后果:
(1)孕妇:并发败血症、脓毒症休克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、肾功能损伤;
(2)胎儿/新生儿:流产(中孕期多见)、死胎/胎死宫内、早产、新生儿败血症、脑膜炎、肺炎、新生儿死亡。
李斯特菌的传播途径有哪些
HOT
李斯特菌感染几乎都是“吃出来”的疾病,主要传播途径为:
(1)污染食品:食用被李斯特菌污染的食品是主要途径;
(2)胎盘垂直传播:孕妇感染后经胎盘传染胎儿;
(3)产道感染:分娩时新生儿经产道接触感染。
在日常生活中,以下食品风险最高:
(1)冷藏即食食品:长时间存放冰箱的熟肉、卤味、凉拌菜
(2)未经消毒乳制品:生牛奶、软质奶酪
(3)生食水产品:生鱼片、刺身、未煮熟的贝类
(4)未彻底清洗果蔬:预切水果、沙拉菜(尤其网纹瓜等表面粗糙水果)
(5)软质冰淇淋:商场中的冰淇淋机产品
HOT
妊娠期李斯特菌感染症状常不典型,易被误诊为感冒或胃肠炎:
(1)孕妇症状
流感样症状:发热(>38℃)、寒战、肌肉酸痛(发生率70%-100%)
消化系统症状:恶心、呕吐、水样腹泻(常早于发热出现)
(2)胎儿异常信号
胎动异常:胎动明显减少或消失(孕晚期数好胎动特别重要!)
胎心监测及超声异常:羊水过少/浑浊、胎儿血流异常
预防策略:把好“入口关”
HOT
预防李斯特菌感染,关键在于严格的饮食卫生管理。李斯特菌虽然“生命力”顽强,它有个“软肋”:不耐热!
(1)饮食选择原则
避免高危食物:
生肉(生鱼片、刺身、未全熟牛排)
未经巴氏消毒的奶制品(生牛奶、自制奶酪)
即食冷肉(火腿、香肠、卤味)
预先切好的水果/沙拉
冷藏烟熏海鲜
冰箱存放超过24小时的剩菜(尤其凉拌菜)
(2)食品处理规范
充分加热:冰箱取出的食物需70℃以上加热≥5分钟(特别是剩菜)
生熟分开:使用不同砧板、刀具处理生熟食
彻底清洗:蔬菜水果在流水下搓洗30秒以上(叶菜逐片清洗)
正确解冻:冷冻肉类在冰箱冷藏室下层解冻,避免反复冷冻解冻
天气炎热,孕妈妈们要格外注意饮食安全!如果出现发热、恶心、呕吐、腹泻等不适,切莫误以为是普通感冒或胃肠炎,务必第一时间就医排查!
孕晚期的准妈妈们,每天和肚子里的小宝贝 "互动" 时,更要密切关注胎动——胎动异常是胎儿发出的紧急信号,需立即就诊!
远离李斯特菌,保障母婴安全。
参考文献
1. Ahmed S, Ba Khamis F, Hazari K, et al. Listeriosis Infection in Pregnancy: A Case Series [J]. Cureus, 2024, 16(11): e74135.
2. Charlier C, Disson O, Lecuit M. Maternal-neonatal listeriosis [J]. Virulence, 2020, 11(1): 391-397.
3. 李小红,张晓蕾. 孕妇感染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诊治分析[J]. 实验与检验医学,2023,41(1):98-100. DOI:10.3969/j.issn.1674-1129.2023.01.026.
作者:黄紫橙医生
简介:妇产科医学硕士,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优秀住院医师。
发布于:北京市中国股票配资网上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